【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】華電賓川前所光伏新能源項目一期實現全容量發電



截至11月21日,賓川前所“農光互補”光伏一期項目已累計向社會輸送電能2240萬千瓦時,利用小時達373小時,連續安全生產85天。賓川前所“農光互補”光伏一期項目今年8月29日實現投產發電,11月4日一期項目60兆瓦光伏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,成為云南省“6.15”項目首個投產發電的光伏電站,也是“3060”雙碳目標實施后云南公司首個投產的光伏項目。

抓質量,創建精品工程
項目籌備之初就把創集團公司“精品工程”作為重要目標,成立了質量管理委員會,建立健全了“施工單位自檢、監理和第三方檢測機構抽檢”的質量管理體系。按照“三比、兩看”的模式開展工作:一比管理者的“毅力”,二比進度的“效率”,三比效率下的“質量”;一“看”每個單位每批進場材料,從質保資料到施工現場全程跟蹤;二“看”問題,除了規定的日常檢查外,還實地查看現場,及時發現問題,及時整改。貫徹“科學管理,精益求精,建設綠色、和諧、精品工程”的質量方針,精心組織,精心設計,精心施工,精益求精,全面提升建設質量和工程整體移交水平,實現投運設備安全優質、高效環保,為實現全容量發電奠定牢固的基礎。

聚力量,黨建引領顯擔當
今年2月,前所項目部成立了臨時黨支部。項目部堅持以黨建為統領,積極貫徹落實集團公司黨組、云南公司黨委和魯地拉公司黨委各項決策部署,組建了“黨員突擊隊”,劃分“黨員責任區”,建立“黨員示范崗”和“青年突擊隊”。結合工作實際積極開展黨建聯建,按照劃分的片區聯合生產準備、施工單位、監理單位開展項目推進攻關??朔诵鹿谝咔榉磸?、建設周期短、安全管理壓力大等一個又一個困難,助力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。

鑄團隊,團結齊心破萬難
前所項目從備案到投產,僅僅經歷了短短八九個月的時間。在這期間,要完成項目可研和土地、林地、環評、水保、接入系統等10多項審批,要經歷工程招標、設備采購、土地流轉、土建施工、大件設備運輸、生產準備、啟動驗收等10多個環節,每項審批、每一個環節背后,都有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和方方面面的協調,工作強度和難度可想而知。為此,魯地拉公司專門抽調了具有豐富水電站建設管理經驗的骨干6人和青年員工3人,組成老帶新的項目管理團隊,凝聚大家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團結一心破除項目建設中的千難萬險。

強管理,生產管理顯成效
運營管理以禮河公司生產準備人員是今年3月就到項目現場,扎實開展安全管理、調度受令資格培訓取證等生產準備工作,協助并網手續辦理。在時間緊、任務重、人手少的情況下,組織修編運行規程、檢修規程,制定安全管理、生產管理制度70多個。項目投產后,加強現場設備巡視,積極消除缺陷故障,強化“兩外”管理和推進7S管理,發電量持續穩定,生產管理成效突出。在做好生產準備的同時,項目部注重人才隊伍建設,力圖將每個生產管理人員培養成“精兵強將”,將前所項目運營管理建成“人才的搖籃基地”,為華電云南新能源在云南區域的遍地開花,儲備輸送人才。

強監督,筑牢清正廉潔防線
劃定權限監督,魯地拉公司黨委對前所項目“三重一大”事項進行集體決策,通過權限界定實現有效管控;管理職能監督,明確管理模式,魯地拉公司職能部門直接履行前所項目財務、人資、法務等管理職責,從職能上實現有效監督;業務網格監督,將前所項目納入魯地拉公司監督網格,以黨支部紀檢委員和兼職監督人員為網格員,對關鍵崗位人員、關鍵業務風險點進行監督,從業務上實現有效監督;做實日常監督,魯地拉公司通過日常監督、專項治理、黨風廉政建設宣貫、警示教育等開展跟進監督,實現再監督,防范化解各類風險,筑牢防腐拒變防線。多措并舉開展有效監督,確保干部員工“能干事、干成事、不出事”,培養忠誠、干凈、擔當的工程建設隊伍。

魯地拉公司堅決響應集團公司“聯建筑堡壘 共建聚力量,奮力沖刺新能源年度目標任務”倡議,全力推進新能源拓展及后續項目建設,以前所項目為樣板,以建設“精品工程”為目標,提前謀劃,實行精細化管理,優化管控模式,落實各項保證措施,保障后續項目又好又快推進,助力集團公司“5318”發展目標的實現。
圖文/王麗瓊
編輯/王靜紅
責編/李丹
審核/朱曉天
終審/楊鳳云 吳洪彪
網友評論文明上網,理性發言